大发体育在线_外围买球app-游戏*网址

图片

您的位置:首页>队伍建设>检察文化

【检察文苑】品味井冈山

时间:2019-07-2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清晨5点,我就被体内多年形成的生物钟唤起。几秒钟朦胧后,我才完全清醒,这是住在位于茨坪的国家检察官学院井冈山分院的和谐苑。前一天,我和省检察机关党性修养培训班的同行们在南昌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午饭后驱车四个多小时,在菲菲细雨中抵达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平均海拔达381.5米,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如今,在跳动着十六万九千个生命音符的井冈山市,受客家文化的影响,仍流传着浓郁的客家习俗、美味独特的客家饮食和甜美动听的客家山歌。这里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极目所见,群峰叠翠,万木葱茏。一千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森林覆盖率竟达百分之八十六,每立方厘米8万个的负氧离子,乃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极端最高温度只有34.8度,年平均降雨日213天。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环山的地形影响,具有冬长、夏短、秋早、春来晚的特点。冬天虽冷但少严寒,盛夏虽热而无酷暑。是江西省唯一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一颗大放异彩的绿色生态明珠,一山一木都透着清馨,一瀑一泉都充满热情,一景一色都让人留恋。

  然而,我们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到“天然氧吧”吸氧,来“避暑胜地”避暑,而是怀着“朝圣”的心情,为了寻找初心、体味初心,走进那段苦难的红色记忆。

  《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是我们的第一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领导湘赣边界军民同敌人展开艰苦卓绝、异常激烈的军事斗争中,形成了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的井冈山精神,铸就了我们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这种精神跨越时空,愈发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与曾志的孙子石金龙的互动,我读懂了一位伟大的巾帼英杰!她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了一生,将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解放后身居高位,时刻关心着年轻一代成长进步的革命老人,却让自己的儿孙在革命老区井冈山务农。她晚年对女儿陶斯亮坦露心迹:“只要为了党的利益和需要,我可以舍弃一切,包括生命。因为我不仅是一个女人,更是一名战士”,“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即便在她生命的最后关头也毫不含糊,生命亮起“红灯”时,她想的依然是国家,忘的依然是自己,立遗嘱要求亲属:“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在家中设灵堂;京外家人不要来,北京的任何战友不要通知......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埋在我曾工作过的井冈山小井红军医院旁的一颗小树下”。言辞凿凿,掷地有声。

  1998年6月21日,曾志同志走完了她87年的生命历程,魂归苍山......陶斯亮在给妈妈的小花圈上这样写道:“您所奉献的远远超过一个女人,您所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茨坪北山北岩峰上,由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塑园、纪念碑五部分组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老师介绍,陵园占地400余亩,从进门到纪念馆有109级台阶,宽阔的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井冈山斗争时期总共牺牲了48000多位将士,在吊唁大厅四周墙上只嵌刻着15744位烈士的英名,还有许许多多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先烈,特地为他们立了一块无名碑,表示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献花圈、默哀、鞠躬、宣誓,庄严肃穆,一丝不苟,语气铿锵,信心满满。

  小井红军烈士墓又名小井红军伤病员殉难处。1929年1月29日,反动派在奸贼陈开恩的带领下,窜入小井村,因威逼利诱也无法从伤员口中得出红军转移的方向,而恼羞成怒,架起七挺机关枪,丧心病狂地将130多位来不及转移的重伤员和医护人员全部活活射杀。这里原是一片稻田,1951年井冈山人民将部分烈士遗骨迁到茨坪重新墓葬,并建立了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以示纪念,1969年在烈士牺牲的原地再建一座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碑上书写着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是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词中描写黄洋界保卫战情景的诗句。 黄洋界保卫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次重要战斗。黄洋界位于井冈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雄峰耸立,陡峭险峻,是井冈山的关键哨口之一。1928年8月底,敌人乘毛泽东率部前往湘南迎还红军大队,井冈山守山兵力空虚之际,纠集了四个团的兵力,妄图乘虚而入,一举攻下黄洋界。当时,我守山部队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在当地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打退了敌人的进犯,取得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此战保卫了井冈山战略要地,为红四军主力返回,打破敌人第二次“围剿”,恢复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为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1960年10月,井冈山人民在黄洋界建造了一座纪念碑,木质结构。1965年冬,井冈山管理局在木质碑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纪念碑,碑的正面是毛泽东手书《西江月 井冈山》,背面是朱德题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井冈山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是块名符其实的红色热土,具有深邃的历史内涵,所到之处都令我感慨,几度泪下。每个场馆每处遗址都人头攒动而井然有序。无论蓬勃少年,还是鹤发老者,脸上都写满了虔诚、凝重,写满了忠诚、崇敬,令人欣慰......

  离开茨坪前,我独自来到和谐苑背后的“映心池”边,凝视一旁的“澄心亭”,回想着几天来在井冈山的所见所闻,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我在想,岁月的河水带走了泥沙,却带不走凝固的历史,而凝固的历史与日新的现实在这里交织,或许后者更需要我们的关注,更需要我们警醒吧。(李吉亭)